作為鋰電池正極材料領域龍頭企業,廈鎢新能(688778)正極材料(包含鈷酸鋰和三元材料)總體產銷量及市場占有率已經持續居國內正極材料行業首位。
公開信息顯示,2020年廈鎢新能鈷酸鋰產能3.28萬噸、NCM三元材料產能2.22萬噸,合計5.5萬噸。廈鎢新能目前擁有海滄、三明、寧德三個生產基地,同時在布局海璟基地,共計擁有鋰電正極材料6萬噸產能的規模,預計2022年募投項目達產后,將增加高鎳NCM三元材料產能2萬噸/年。
但廈鎢新能的擴產進行曲還在繼續,上市僅一個月,便再次拋出百億級擴產項目。
9月16日,廈門鎢業發布公告稱,下屬公司廈鎢新能與雅安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已正式簽署《鋰離子正極材料項目投資意向書》。
據披露,廈鎢新能計劃在雅安經開區投資建設鋰離子正極材料項目,預計投資意向不低于100億元,投資建設10萬噸磷酸鐵鋰項目、6萬噸三元材料項目等,總用地面積約1000畝。
其中,磷酸鐵鋰項目首期建設規模年產2萬噸,預計投資不低于12億元,建設周期為2年,預計2023年投產;三元材料項目首期建設規模年產2萬噸,預計投資不低于22億元(包含建設電池回收1萬噸鎳鈷冶煉車間、2萬噸三元材料車間),建設周期為3年,預計2024年投產。
據起點鋰電大數據觀察,在3C鋰電池領域,廈鎢新能與ATL、三星 SDI、村田、LGC、欣旺達、珠海冠宇等保持良好合作;在動力鋰電池領域,松下、比亞迪、寧德時代、中航鋰電、億緯鋰能、國軒高科等都是其重要客戶。而眾所周知的是,以上企業都在進行不同程度的擴產。
為了穩定供貨能力,廈鎢新能自然不會忽視原材料的供給。
本月14日,廈鎢新能就牽手中偉股份簽訂《戰略合作框架協議》,由中偉股份自協議簽署之日至2023年12月31日,供貨四氧化三鈷產品約2萬噸-2.5萬噸/年;三元前驅體產品約為1.5萬噸-3.5萬噸/年。
實際上,廈鎢新能與中偉股份的合作早就開始了,此前雙方已簽署采購合同,與中偉股份子公司湖南中偉、貴州中偉于2017年5月13日簽署,合同期限至2022年5月12日;與中偉股份于2019年9月19日簽署的采購合同,標的均為為四氧化三鈷、三元前驅體、氫氧化鈷等。
近三年中(2018-2020年),廈鎢新能分別與中偉股份產生約7.2億元、15.2億元、19.4億元的采購金額,占據營業成本比重分別為11.4%、23.71%、27.13%,且逐年上升。
不得不說的是,自登陸科創板以來,廈鎢新能資本市場表現非常強勁,目前股價已經達到129.26元,超過容百科技。相關證券公司也表示維持買入評級,并預測今年其凈利同比將增長157%以上。
除了背靠母公司廈門鎢業的資源,在廈鎢新能的十大股東名單中,盛屯礦業、天齊鋰業也有持股。